11月25日,在蚌埠市龙湖第二小学的操场上,蚌埠学院“靓淮河”科普宣讲团的成员正在向学生们讲解“靓淮河”工程,科普环保节水知识。“青山绿水是我家,淮河文化靓起来”,知识展牌前,学生们正大声地朗读展牌上的文字,认真地浏览图片,仔细地聆听宣讲团的讲解。


宣讲活动也在教室同步进行,宣讲团成员蒋梦男将科普的趣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通过“站立的牙签”让学生们明白治理淮河的重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一个小朋友可能因为较为生疏,帮助我进行实验时出现一点小失误。这个时候我保持平静,先去安慰、鼓励小朋友,再次将实验过程操作了一遍,最后圆满完成。”蒋梦男笑着说。
蚌埠学院“靓淮河”系列活动由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是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系列活动之一。通过青年学生在蚌埠各社区、学校进行科普宣讲的志愿服务,宣扬淮河文化,加深民众对“靓淮河”的了解以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实现从“治淮”到“靓淮”的新跨越。“‘靓淮河’系列工作的推进,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此前我们也作为蚌埠学院学生代表进行实地考察‘靓淮河’工程,亲身感受后,更坚定了要把‘靓淮河’宣传好的决心。”负责人童雨婷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探索的道路没有止境,实践也没有止境。蚌埠学院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蚌埠作为“淮河明珠”伴水而生、治水而荣的地域历史与特色,把生态环保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淮河是蚌埠市的一张城市名片,也是一项重点工程。宣讲团把知识带进校园,让学生们从不甚了解到主动积极地提问,认识到了国家为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我觉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龙湖第二小学王校长笑着说。
宣讲团成员又走进了龙湖道恩启智幼儿园。由于受众是幼儿园学生,他们采用了浅显易懂的讲解方式,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给孩子们宣传淮河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获得了孩子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其中,宣讲团成员金鑫旖给孩子们准备的“淮河水资源利用”科普小实验,希望能够让孩子们理解水闸的使用。随后,宣讲团又在居民社区中给龙湖新村街道的居民们进行科普宣传,不仅做到从“小”抓起,也要“全面”普及。


悠悠淮水向东流,一川清流穿城过。奋斗十载,从“治淮”到“靓淮”,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去年开始建设的“靓淮河”工程被亲切地称为“城市绿轴”,全面贯彻“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积极响应号召,蚌埠学院高度重视“靓淮河”系列活动。在宣讲活动前期,学校便开始主动联系社区和学校,并安排交通车辆,确保在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活动期间也有指导老师洪何苗的陪伴,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人安全。
“大家对这种宣讲的形式,有极高的热情。”龙滨社区居委会叶书记郑重地向宣讲团提出了邀请,“希望以后可以再和我们社区联合开展此类的活动。”除此之外,龙湖道恩启智幼儿园的吴萍院长也向他们发出了再次合作的邀请,她表示,走在淮河边的孩子们更应该从小就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了解如何保护水资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时刻向国家号召靠拢,推动‘靓淮河’工程发展,握紧宣传淮河的接力棒。”童雨婷说,他们将继续发展多种多样的形式,去到基层中去宣传。下一步,他们希望不仅能够给更多的人科普知识,同时希望他们能够作为新的接力传承下去。(撰稿: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齐悦蓓 陈康陶;编辑:毛星懿;审核:吴长法、黄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