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乒乓狂勇夺全国创设金奖
发布时间: 2020-11-25 浏览次数: 84

“蚌埠学院,金奖!”

当看到公布的成绩后,大家一跃而起,不停地鼓掌,高声欢呼,鼻子酸了,眼睛湿润了……

为了这一刻等待了近两年之久!

与来自全国高校的68个团队项目近400多人角逐奖项!

期间克服疫情等重重困难……

朱良俊、汪凌俊、余丰耘、黄先平、孙琳琳、褚莹傲、陈熠明、张广济8位同学做到了!他们让蚌埠学院站到了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将光荣写入蚌埠学院的校史。

因乒乓球结缘

校园里,一缕清风吹过,把桂花淡淡的香气送到每个角落。

“走,约球不?”“行,输了买水啊!”

几位好友一身运动装扮,青春勃发,嬉笑打闹着向球馆跑去。

“我们都来自乒乓球协会,也都是校乒乓球俱乐部高级会员和校乒乓球队队员。”此次乒乓球智能判分系统的项目负责人朱良俊说道。即便是已经到了二年级、三年级,三五好友也会在每周一和每周四的晚上相约于球馆训练、切磋球技。

体育馆的球桌是要占的,去晚了就会没有位置。从此,他们基本上晚上不吃饭就会去占桌子打球。打完了,一群人围着一起吃地锅鸡,一起分享趣事。即便是后来学校门口的小吃街搬走了,这样的“传统”也没有丢下,有时候一起去食堂,有时候去超市二楼海吃。

“乒协的人又会玩又会打球,颜值还那么高,你说气人不气人!”别的同学看到乒协的氛围总是很羡慕。

大家的颜值的确很养眼,指导老师王建说:“你们的高颜值是打球打出来的,训练练出来的,练着练着就更漂亮了。”于是,谈笑中,对他们的训练更加严苛。平时的训练也包括体能训练。一个礼拜训练两次,每次都包括蛙跳、平板支撑和俯卧撑这些高强度的动作。王建老师带着队员两两PK进行训练,旁边的另一位指导老师陈立松总是笑着说:“呱呱(蛙跳)!”,气氛瞬间就起来了!大家虽然都喊苦,但都很快乐、认真地去做。

怀揣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团队中的四名成员更是先后获得了国家二级乒乓球裁判证。因为热爱乒乓球运动,所以更加热爱生活,也在生活中遇见了那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而让自己更优秀的机遇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当体育教学部主任纪红老师偶然注意到关于举办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并鼓励热爱体育运动的他们报名参加时,他们知道,挑战自我、走向卓越的时候到了!

“他们就是来拿奖的!”

在一间不起眼的教室里,推门映入眼帘的是八个风华正茂的青年。

一个短发戴着眼镜、看起来清爽利索的男生,正聚集会神地对着电脑,手指不停在键盘上起起落落,修改着关于乒乓球台智能判分系统的PPT。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另一个看起来斯文安静、披着长发的女生不急不慢地走上讲台,口中念念有词,嘴角微微上扬,眼睛不停地和台下“评委”交流,手指时不时指向投影屏,在进行着项目解说演练,整场表现沉稳又有力……

其他团员也都各司其职,在紧张忙碌着。

这只是“乒乓球台智能判分系统”项目团队备战场景中的一次。

“乒乓球台智能判分系统”项目在大学生创业创业项目基础上培育,“乒乓球台智能判分系统”判分系统能够辅助判定乒乓球发球擦网和双打发球入界,已经被授予了实用新型专利。

收到参赛任务后,陈立松、丛灿日、王建三位指导老师很快确定了颇具竞争力的“乒乓球台智能判分系统”项目作为参赛项目,并从校乒乓球队遴选项目所需人才组建团队。

随后,团队成员们立刻兵分几路进行市场调研,开始构思策划项目的基本框架。为了可以更好地证明乒乓球台智能判分系统的实用性,成员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量资料,一点一点过滤、分析、总结、凝炼,确定项目方案,制作PPT。每一步都经反复斟酌,熬到深夜是家常便饭。

PPT完成以后,体育教育部联系有类似大赛经验的外国语学院杨小云老师为团队做指导。团队成员们不仅在讲座时认真聆听、积极提问,还在其后的一周内几乎每天去一次杨老师的办公室当面请教。每一次去请教杨老师,大家都会随身带着笔记本,每当老师在说到重点时,成员们的笔尖总是不停地在本子上游走,不放过任何可以改进完善的机会。

 “在赛前准备期间,PPT前后修改了50多次。”团队成员汪凌俊后来很平静地回忆说。而对于担任解说的团队成员黄先平来说,PPT每一次的修改都需要她一遍遍地调整和熟悉,为此她前后一共演练了300多遍。

在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分赛区大赛中,他们初赛即获得了93.00的最高分,当比赛现场大屏幕亮出他们的分数时,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鼓掌声。旁边一位别的学校的指导老师悄悄地议论:“他们这个项目就是来拿奖的!”

正是因为赛前做足了准备,才让他们有可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挡路石”化为“闪光灯”

然而,他们的拿奖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在比赛中,他们遇到了种种棘手的难题。在分赛区大赛初赛时,负责解说项目PPT的黄先平手里的控制笔失去了反应,多次按下翻页键,可PPT依然卡在原来的页面上。虽然心里很着急,但是有着在校广播站平时实战的经验,黄先平依旧镇定自若地介绍PPT中的内容,同时朝着场下的汪凌俊微微示意。场下的汪凌俊立刻反应过来,迅速查找原因。因为控制笔的两端外观上没有明显差别,所以汪凌俊猜测可能是黄先平将笔拿反了,这才导致信号无法接收。他朝黄先平使了个眼色,手做出颠倒方向的动作,黄先平随即默契地调整了笔端方向。果然,PPT开始正常运行,而她也没有被打乱节奏,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介绍,口齿清晰,落落大方。就这样,在初赛中,他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二天的复赛,有着更大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因为他们前一天晚上临时得知,PPT解说时间要由原来的5分钟改为8分钟。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在第二天比赛之前增加3分钟的PPT解说内容,并且重新排练熟练。遇事沉着冷静是这个团队的优点之一。在咨询了带队老师丛灿日的意见后,他们主要增加了市场盈利相关的数据,使盈利方案更加直观。确定了复赛方案后,就是修改PPT、文稿和记诵解说词,直到凌晨3点,在他们确定黄先平已经将内容烂熟于心后才匆匆睡下。早上6点钟,主办方审核通过PPT后,他们抽签3号上场,8:20就会轮到他们。在压力大、睡眠少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发挥稳定,以分赛区一等奖好成绩,获得了进入总决赛的名额。

2020年年初疫情突发,让原本要在线下进行的总决赛以线上路演的形式呈现。大赛组委会规定在线上路演时要使用专用的APP“好视通”来将PPT呈现给评委们,PPT已经准备妥当,但是软件的安装却让他们花费了很大一番功夫:团队中两台性能较好的电脑在安装了软件后均不能正常运行。团队怀疑是系统不能兼容的缘故,所以就将电脑里的WPS软件卸载后再试,依然不行,此时,距离总决赛仅剩三天时间!

大赛主办方给出的替代方案是用“共享屏幕”。但是与共享PPT相比,共享屏幕的效果要差很多。一切都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的队员们可不甘心因为这个影响了比赛成绩。经过不断地在各种电脑上尝试、询问“朋友圈”里的电脑高手,APP终于成功运行。“就在正式比赛的时候,PPT还卡了一下,好在后面运行正常。”朱良俊回忆说,“当时我们都倒吸了口冷气,心跳个不停”。

他们不畏艰辛、竭尽全力,把“挡路石”化为“闪光灯”,命运也带给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当知晓获得全国金奖的时候,大家都有点不敢相信,毕竟对手是如此强大。“我们先是激动地跳了起来,蹦得比哪次都高!接着又情不自禁地鼓掌,为自己,为团队,为这么长时间以来做的所有努力!”


“创意设计组金奖是和北京体育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同时获得的,含金量很高。这是对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认可,也是教师教学成果的一次成功转化。”体育教学部主任纪红说,“未来,我们将继续鼓励教师指导学生扎实培育项目、积极参加竞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体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共同在开放课堂中摸索 “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的有效路径。”(撰稿:校记者团陈思甜 罗柯玲娜 路通 朱思琦;编辑:黄灿;审核:杨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