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手球赛场:郑杉杉的热血体育之旅

发布者:xcb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0


在蚌埠学院的校园里,有一位熠熠生辉的“体育之星”——郑杉杉,她于手球的天地中奋力拼搏,闯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邂逅手球:从零起步的新奇探索

上大学前,郑杉杉甚至都没听说过手球这项运动。大一上学期选了手球体育课,她满是好奇地来到学校手球场,观看学姐们训练。“以往只玩过足球、篮球,手球这新玩意还真没见过”,她小心翼翼伸出手,手球表面略带粗糙的纹理,她好奇,“手球是用来拍的还是传的?”看着学姐们在场上潇洒传球、快速跑动、大力打门,她满心羡慕,眼神中透着炽热的光,暗自期许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这般驰骋赛场,那矫健的身姿在她心间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

成长磨砺:团队协作的挑战突围

从新手小白到手球队的骨干力量,郑杉杉这一路走得并不轻松。

面对陌生的手球规则和技巧,一切都要从零学习。手球不像篮球可以用手指灵活掌控,它需要整个手掌的精准发力,稍有偏差,球就会偏离预定路线,光是基础的传球动作都要反复训练。

为了练好传球,郑杉杉每天都会提前来到球场。先是对着墙壁反复练习,手臂不断挥动,球重重地撞击在墙壁上又反弹回来。起初,她总是掌握不好力度,球不是软绵绵地无力回弹,就是像脱缰的野马般飞得老远,捡球的次数远比传球成功的个数多。没练一会儿,手臂就酸痛得抬不起来,手掌心也被磨得通红。“那也得坚持”,日子一天天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传球技术也日渐娴熟。

手球是团体项目,除了个人技能扎实,还需要团队配合,大家位置不同、打球风格各异,战术虽有定规,赛场情况却瞬息万变,缺乏默契就容易造成传球失误与跑动分歧。不断的失误让训练一度有些停滞。

训练结束,大家围坐在一起,是郑杉杉率先开口,“别灰心,咱们一起找找原因。是脚步移动慢了,跟不上节奏?还是眼神交流不够,没读懂彼此的意图?”他们一项一项仔细排查,一点一点慢慢改进。就这样,在不断地磨合中,郑杉杉逐渐成长为球队的核心成员。

 如今,郑杉杉肩负重任,担任手球队总队长,统领男队、女队两支队伍。作为总队长,她既要及时传达教练指示,又要督促队员积极训练。训练时,她目光如炬,时刻关注着队员们的状态,谁的动作不规范,她会立刻上前纠正,耐心地示范标准动作,嘴里还念叨着动作要领。要是有队员在日前训练中受了伤,她也会第一时间冲上前,查看队员伤势,联系校医。

就这样,郑杉杉与手球队的所有成员一起,温暖携手, 共同奋进。

体育之光:点亮青春的多元馈赠

“其实除了获奖,手球带给我的还有更多”,郑杉杉笑着说到,“以前爬几层楼梯我就气喘吁吁的。你看我现在,身体素质肉眼可见地提升,就算是绕着校园跑上一圈,我也不怎么喘,最多微微出点汗。”

这种蜕变,双重作用于身体与心灵——“手球磨炼了我的意志力”。每次高强度的训练过后,身体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肌肉酸痛得要命,郑杉杉也曾无数次动过放弃的念头。可是每当这个时候,“一想到信任我的队友,我就觉得必须坚持”。咬着牙投入训练,每一次战胜自我,都让郑杉杉真切地感受到意志力的成长。

深知运动魅力的郑杉杉,也成为了校园里的运动倡导者。

“大家熬过高中三年苦读迈进大学,那三年一心扑在学习上,锻炼少,身体素质下滑。大学则大不一样,体育社团丰富多彩,赛事活动接连不断,是提升身体素质的绝佳时机。约上室友、同学去操场散散步、跑跑步,或是到体育场打球,这些日常锻炼同样能让人活力满满!

郑杉杉凭借对手球的热爱、对团队的担当、对体育精神的传承,在蚌埠学院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体育故事,激励着更多同学奔向操场,追逐青春活力之光。未来,她将带着这份热情与执着,在手球逐梦路上奋勇攀登,在成长的路上继续谱写闪耀着汗水的新篇章。(撰稿人:刘佳 苏荷雯 王凤翔 编辑:毛星懿 审核:黄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