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才子奇幻漂流记——访安徽省十佳大学生卢勇龙同学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9-05-08浏览次数:20

 

“无论做什么,都一定要努力争取机会,抓住机会!”说出这句话的便是这篇报道的主人公——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文学创作类)、文学与教育学院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卢勇龙。这一句话并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切身体会,95年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农村的卢勇龙一路走来,没有家人的支持,没有文友与之交流,却在这条孤独的文学之路上,抓住一个又一个能证明自己的机会,直至这次成为整个蚌埠学院的骄傲。

扬帆起航,我的大学熠熠生辉

卢勇龙在班上担任班长一职。在学习上,他认真踏实,勤奋笃学,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成绩十分优异。在思想上,他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无论是在老师还是在同学的心中,“优秀”都是他的代名词。

2018年,由安徽省教育厅举办的“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面向安徽省各大高校开展,文教学院得知这个消息后,鼓励卢勇龙第一时间报名参评。

然而,在“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评选的一开始,卢勇龙就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递交自己的个人成绩简介以后,卢勇龙被初选为文学创作类的十位候选人之一,随即进入了网上投票环节。竞争是残酷的。按照规则,每一个专业评选领域中的十位候选人中,最终只产生一位省十佳大学生。所以每个候选人都不愿在投票环节就被淘汰。

在投票期间,蚌埠学院的师生都被动员起来了,大家都尽自己的所能全力帮助他。为了投票,文教院的田万惠老师,凌晨了还将投票界面转发到三十多个微信群;为了投票,很多学生组织一遍又一遍的自发在官号发布投票邀请,大家仿佛都在为了自己的荣誉而努力着。

虽然用尽全力,卢勇龙在投票环节中却一直处于落后位置,有三位竞争对手的票数都已经过万,而自己仅有7000多票。但终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卢勇龙已经不抱希望,快忘记评选这件事的时候,他历年来在文学创作中获得的无数荣誉为他加了分,让他最终在评委评定环节扳回一城。综合各环节得分,卢勇龙还是实至名归的赢得了“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获奖之后的卢勇龙在兴奋之余,不忘感谢老师、同学们。他认为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仅仅靠多年来在文学创作方面获得的荣誉,更与老师、同学们的努力与支持有很大的关系。获奖之后的卢勇龙也越发低调冷静,他知道自己对于文学的追求并没有就此停止。他要走的路还有很远,他知道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心态一定要沉稳。或许这样的优秀品质,正是他不断进步、变得愈发优秀的原因。

不期而遇,我和文学有个邂逅

2016年的高考结束后,卢勇龙感觉发挥得不好。已经做好考不上大学思想准备的他到一家家具厂做了份兼职,得知自己被蚌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的时候,他把刚打了一份工作餐扔了,“激动的根本吃不下!”谈到当年得知自己被录取的经历,卢勇龙笑着说。

自小喜欢文学的卢勇龙没想到真的考上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此和它结下不解的渊源。

卢勇龙与文学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小时候。在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卢勇龙就非常喜欢看恐怖电影和魔幻小说,那时的他便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的魔幻世界,充满着奇特的幻想。他想把这些幻想转化成自己的文字,然而年少的懵懂使他的作品常常华而不实,不被认同。“我当时的写作内容没有源于生活、自我性太强,而且考试时写作文跑题是家常便饭。”卢勇龙自嘲地说。

年少时候的创作世界虽然虚无缥缈,却也塑造了卢勇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独立的思想,随着时间的变化,卢勇龙意识到了自己在阅读方面的片面性和写作方面的缺陷,对文学的认知随着时间逐渐加深,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他买来了大量名著阅读,“深入阅读真正优秀的作品后,我才认识到,阅读就像品菜一样,那些网文读起来很爽,却只会让人吃得饱,并不会让人觉得美味,文学名著就不一样了,反复品味仍觉鲜美无比,唇齿留香。”他在文学经典的海洋里肆意徜徉、汲取营养,再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实践并形成风格,他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并获得了普遍认可。

对于热爱写作的人来说,灵感十分重要,而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是灵感的来源,有趣的生活使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在学习之余的卢勇龙烧得一手好菜,可乐鸡翅、排骨玉米汤、小龙虾、金酱肉丝......都是他的拿手招牌菜。“这些美食都是我最重要的灵感之源!”卢勇龙介绍说。每当没有灵感时,他就还会放下笔,骑着单车、听着歌去龙子湖兜风,在欣赏风景和放松心灵中寻找灵感。

虽然平日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但卢勇龙始终认为创作的道路从来都是孤独的,特别强调作品的自我风格和独立性,他认为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对于那些优秀的作品,自己也只停留在欣赏阶段,并不想过多的加以模仿。“他很讲究写作风格。我们把自己的文章拿给他帮忙修改时,他总是束手无策。他说每个人的创作风格是不同的,如果让他改会把他的理念掺入进去,影响别人的风格,这样不好。”16级汉语言文学班的任静说。

坚定信念,我的未来不日可期

卢勇龙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他不仅多次在校报上发表作品,还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作品2篇,在中国诗歌网上发表作品12篇。除此之外,卢勇龙还参加了诸多文学赛事,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第四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连续两届“全国冰心青少年大赛预赛”一等奖、“第五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创作大赛”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第二届青年作家杯”三等奖、“全国名作杯”三等奖、“安徽省大学生首届文学艺术联赛”三等奖、《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优秀奖……

虽然卢勇龙每天都在与文字打交道,但他的生活并不单调,相反,他的生活很丰富,很充实。了解卢勇龙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总是能合理地调节文学创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他经常和好友聚在一起聊天、玩一些桌游,他那随和的笑容和那憨实的性格总是能和好友们“疯”成一片。获得“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荣誉后,好友们总是开玩笑说:“你可不能这样啊,你可不能那样啊,你可是全省十佳大学生!”每次听到这样的调侃,卢勇龙总是咧着嘴大笑。

在谈及对未来的打算时,卢勇龙表示不太想成为一名专职作家,而是要将写作当成一种爱好,一种调剂生活的方式,他希望以后的作品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不是成为一名写手被迫写稿。而且,卢勇龙对待每个科目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厚此薄彼地去偏科,像有的作家那样只喜欢文学相关科目。因为学习刻苦,卢勇龙成绩优异,曾两次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现在,卢勇龙和很多大三学生一样,加入了考研大军,目前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考研备战上。另外,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还有更远大的理想,他希望研究生毕业以后能通过公务员考试,如愿成为一名人民的公仆,为老百姓服务。

卢勇龙起身,戴起他的黑框眼镜,背上单肩书包,挥挥手告别,走廊里留下的是他不羁而宽实的背影。这个真诚而又乐观的大男孩,也会为创作发愁,也会为未来担忧,他不是活在传说里的“神奇”学长,他是一个活得不能再“真实”的你我身边人。这个酷爱文学的青年才俊,他的征途永远是星辰与大海。(撰稿:校记者团陈昕怡 解明珠 张曼 吕淑 强甜甜 翟文超;编审:黄灿)